被讨厌的勇气

 

摘要: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创伤”造成现在的“不幸”,人人都能改变,人人都能获得幸福。他认为,人的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烦恼则源于人生课题的相互干涉,如果能够做到“课题分离”,即不干涉他人的人生课题,也不让他人干涉自己的人生课题,在分离的前提下获得“共同体感觉”,即对共同体的“贡献感”,就可以获得幸福。人们并不是没有能力获得幸福,只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摘要: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创伤”造成现在的“不幸”,人人都能改变,人人都能获得幸福。他认为,人的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烦恼则源于人生课题的相互干涉,如果能够做到“课题分离”,即不干涉他人的人生课题,也不让他人干涉自己的人生课题,在分离的前提下获得“共同体感觉”,即对共同体的“贡献感”,就可以获得幸福。人们并不是没有能力获得幸福,只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02.07-1937.05.28)

提起心理学,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和荣格 (Carl Gustav Jung) 一定不会让人陌生。与弗洛伊德学派不同,阿德勒创建的个体心理学重心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了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弗洛伊德学派强调过去经历造成的“心理创伤”对现在的影响,如果一味的关注过去的原因,仅仅靠原因来解释行为,就会陷入“决定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有过去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的奇妙之处正是在于他不考虑过去的“原因”,仅仅认为人的(心理)行为由心中设定的想象的目标所引导。如果我们停留在“现在的不幸都是由于过去的‘原因’造成的”,就会永远止步不前,但如果我们接受现在是由我们心中设定的(虚拟)目标所引导的,就能改变现状,走出困境。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创伤”学说的确非常有趣,当我们关注现在的不幸时,如果把不幸的罪魁祸首归结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确实更容易放下负担。简单的因果逻辑也让心理创伤学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但阿德勒在反对心理创伤学说时说: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果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

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造就现不幸的原因是非常容易的,“目的论”明确指出,人们往往是先选择了“不幸”的目的,才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到不幸的原因。当然,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选择“不幸”作为目的,但选择“不幸”作为目的可能是为了多种多样的合理目的——例如博得同情、获得关注等等。相反的,如果可以选择“幸福”作为目标,一样可以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幸福”的原因。因此赋予过去的经历怎样的意义,完全决定于我们设定的目的,如果我们可以设定“好”的目的,就完全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创伤”。

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第一个提出“自卑感 (Inferiority)”的概念,认为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概念。因此自卑感并不来源于一个客观事实而是来源于主观的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上,因此自卑实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烦恼。

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及到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的受伤,也会伤害别人。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并不会感觉孤独,恰恰相反,孤独来源于被周围的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因此孤独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烦恼。

阿德勒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重要程度,他指出人生的三大课题:

    1. 工作课题 (work):对社会做出贡献
    1. 交友课题 (friendship):与他人建立联系
    1. 爱的课题 (love):维持亲密

人不可能“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因此阿德勒心理学把作为个人的“自立”和在社会中的“和谐”作为重大的目标。因此必须要直面工作,交友还有爱这三大课题,不能够选择逃避,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并且人们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于是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之为“追求优越性”。与“优越性”相对的,在追求的过程中没有达到理想的自己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两者本来都是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我们正因为这样的自卑感——不满足于现状,想要进步——才能一点一点前进。

但自卑和优越往往被用来逃避人生课题——即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与自卑感不同,自卑情结把自卑的原因当做借口而不是动力。“因为学历低,所以才无法成功”,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有高学历,我也可以获得成功”。类似的,优越情结体现为骄傲于自我的功绩或者甚至是——夸耀不幸——“你们无法理解我的烦恼”。

在人际关系中也有类似寻找借口的情形,如果我们讨厌一个人,我们往往会归因为这个人身上有多么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阿德勒心理学分析认为,我们是因为试图逃避和这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因此无论怎样都能够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的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称为“人生谎言”。

“人生谎言”并不是一个贬义的评价,即使使用“人生谎言”来逃避人生课题,也并不是道德上的“恶”,它只是“勇气问题”,阿德勒心理学也被称为“勇气心理学”或者说“使用的心理学”。因为它强调 “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东西,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所以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自己。因此幸福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来直面自己的人生课题。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烦恼都集中在“认可欲求”——即不想被人讨厌。阿德勒认为,认可欲求是因为受到赏罚教育的影响——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切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事实上,我们不应该为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阿德勒提出“课题分离”,即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欲望和冲动,康德吧这种欲望称为“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冲动性的欲望。如同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的石头,在倾向性的作用下按照欲望和冲动去生活并不能称为自由,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应该是对抗本能的倾向性。我们都在寻求的是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如果要想获得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如果一味的追求别人的认可,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获得自由。而自由的代价——被别人讨厌——并不是说故意惹人讨厌或者是去作恶,而是要有不害怕被人讨厌的勇气。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思维。不畏惧被人讨厌而勇往直前,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心理学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方法,即分清楚自己的人生课题与他人的人生课题,勇敢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的同时,不让他人干涉自己的人生课题,也不去干涉他人的人生课题。但阿德勒并不是把人导向“我是我,你是你”的孤立境地,他提出“共同体”的概念,并指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 (self-interest) 转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social-interest)。

寻求他人的认可并不等同于对他人的关心,相反的,过分的追求他人的认可可以换个角度认为是关心“自己”在他人眼里的样子,从被关心的客体角度来讲,虽然是在拼命迎合他人的需求,但实际上关心的是自己被认可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因此也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 self-interest。

从“课题分离”出发来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共同体感觉”是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阿德勒提出通过“横向关系”来代替“纵向关系”从而可以实现“共同体感觉”。在人际关系中,“纵向关系”——诸如赏罚,评价(表扬或批评)等等——代表着对他人的操纵(或者被操纵),它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不平等(上下级,家长与子女)以及对他人人生课题的干涉。采用“横向关系”,即不干涉他人人生课题的前提下给予对方援助的方式,被称为“鼓励”。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给予他人“鼓励”,就可以建立平等的“课题分离”的横向关系。

关于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阿德勒本人给出过这样的回答: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有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有你来开始。不必考虑其他人是否合作。”

人人都能获得幸福

实现“共同体感觉”,即把对自己的执着 (self-interest) 转为成对他人的关心 (social-interest),有三个重要的标志性目标:“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我们往往使用“自我肯定”的方式来获得积极的态度,但 “自我肯定”是一种超过自己能力的心理暗示(优越情结)。“自我接纳”则是指诚实的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这是一种看似消极的态度,但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不要关注不可改变的“被给予的东西”,而是关注可以改变的“如何使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接纳”。

共同体感觉还要求我们信赖他人——即“他者信赖”。这里的信赖,区别与一般的信任,或者说区别与信用 (credit)。信用是基于构成信用的客观事实的信任,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不基于客观事实的“信赖”,即使有时会遭遇背叛,却仍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如果使用“课题分离”的原则来分析“他者信赖”,那么是否信赖他人是你的人生课题,是否选择背叛是他人的人生课题。

实现了“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就能够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归属感,但“共同体感觉”仍然拥有一个重要的目标——“他者贡献”——即针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他者贡献”是和“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密不可分的三个要素。只有实现了“自我接纳,才能实现不惧背叛的“他者信赖”;只有能无条件的信赖他人,才能视他人为伙伴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过幸福的本质,但关于“自己如何能够得到幸福”,却未必比认真思考过,阿德勒的回答是——“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个体感到幸福。更重要的,这种贡献甚至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因为判断你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人生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是否真正做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贡献感”,就会得到幸福。

后记

这本封皮看起来十分鸡汤的读物实际上是一本严肃的心理学指导书,书以一个青年和哲人的对话为形式阐述了阿德勒心理学对人生课题的认识。我偶然在学校的书店看到的时候,本来打算当成鸡汤补一补的,但意外的从书中发现了不同于“原因论”的另一种心理学解释。

前几天有一个朋友前几天和我说:“不是所有的真心付出都能得到感恩。”我一直以来都深信这一点,但我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是得不到感恩就不能真心付出的”。是否认真的做每一件事是自己的人生课题,得到怎样的评价和回报式他人的人生课题。阿德勒的勇气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而不要对他人的人生课题妄加干涉。要有勇气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要有勇气信赖他人,要有勇气作出贡献,要有勇气追求幸福!


你可能也喜欢: